制造業是世界各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要支柱,縱觀世界發達國家如此,在中國更是如此。隨著“中國制造2025”、“一帶一路”等一系列重要制造強國戰略的實施,使得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本專業為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國際工程教育認證專業、湖南省特色專業、湖南省“十三五”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湖南省機制專業綜合評價等級為A(排名2)亞美體育app官方,。
遵循“德育為先、知識為本、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育人理念,立足湖南機械制造,,主動適應國家、地方與行業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創新思維、工匠精神”品質亞美體育不給提款,系統掌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理論基礎、專門知識與技能,熟悉與機械領域相關的人文、倫理、法律、法規、標準及工程管理、經濟決策等知識,具備復雜機械工程問題的研究分析和設計開發實踐能力,能在機械、交通蜜芽tv跳轉接口點擊進入網站100、土建、電力等行業從事機械裝備的設計開發、生產制造和運營管理等工作,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復合型專門人才。
(1)合格工程師: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能有效運用專業知識和工程技術原理解決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和服務社會;
本專業現有專職教師42人,其中高級職稱2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2人,66.7%教師擁有工程實踐經歷。
杜榮華,專業負責人,二級教授蜜芽tv跳轉接口點擊進入網站100,博士,碩士導師,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專家,全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機械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工程機械高壓液壓回路系統”湖南省虛擬仿真實驗項目負責人,“汽車工程”湖南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主任、湖南省“機械類”專業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負責人亞美體育不給提款。主持國家863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省級課題6項。主持獲得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尹來容,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長沙市傑出創新青年,湖南省青年骨幹教師;主持國家自科基金2項,省部級項目10餘項蜜芽tv跳轉接口點擊進入網站100,主持中鐵五局集團等橫向課題20餘項,發表SCI/EI論文3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40餘項,美國發明專利5項,湖南省百項重點專利2項,完成長沙市高價值專利組合項目1項,已轉化實施發明專利8項;主持獲得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參與獲得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
仝永剛,博士、副教授,湖南省湖湘青年科技創新人才,長沙理工大學“湖湘學者”人才計劃青年學者;承擔基礎加強計劃重點基礎研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重點研發計劃和科技創新引領計劃等項目1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專利10餘項亞美體育不給提款,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蜜芽tv跳轉接口點擊進入網站100,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擔任《Rare Metal》、《中國有色金屬學報》青年編委,湖南省循環經濟協會再制造領域專家、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等十餘本中英文學術期刊審稿人亞美體育,。
陳小敏,博士(後),副教授,湖南省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入選長沙市傑出創新青年培養計劃、首屆中國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等,獲湖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湖南省優秀博士/碩士論文財經消息,,中國有色金屬論文A級優秀論文,中國博士後創新成果優秀獎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後項目、湖南省教育廳優秀青年項目、湖南省自科基金等。累積發表SCI、EI檢索及核心期刊論文30餘篇,獲得授權專利10餘項。
以中國制造2025為契機,結合新工科智能制造及湖南省“三高四新”、“一帶一部”戰略對人才的新需求,依託長沙市“工程機械之都”,株洲市“中國動力谷”等戰略性產業集群的優勢,基于國際工程教育認證標準,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探索培養適應社會需要亞美體育,、有責任擔當時代新人的理念、路徑、方法與經驗,形成了“鼓勵創新、彰顯個性,培養厚基礎、寬口徑的工程科技人才”的專業特色。
2017年,為主動適應新經濟發展對人才培養的新需求,本專業與車輛工程、汽車服務工程、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等機械類專業統一規劃,探索實施了“三三四”人才培養模式綜合改革,總體方案如圖所示。大類培養給予學生二次專業選擇機會,“按成績、直通車,跨大類”專業分流,實現差異化發展,多元發展路徑滿足個性化需求。
大類培養突出“厚基礎亞美體育不給提款、寬口徑”,大四設置了“先進制造”“機電一體化”“工程機械”“工業機器人”等四個專業模塊。各專業模塊緊跟產業需求進行了全面知識點梳理與結構優化。
本專業與中聯重科亞美體育不給提款、三一、深圳匯邦等企業構建“校企聯合培養+就業”工程教育共同體,學院選派指導教師,企業等用人單位選派工程技術或管理骨幹,共同組成“預就業過程”指導小組,通過校企結合共同培養人才。
構建了由“基礎教學實驗室+專業教學實驗室+工程訓練中心+學科實驗室”組成的立體化實踐平台;與機械工程訓練中心深度融合,積極實施“主動實踐”培養模式;畢業設計選題緊密結合本專業工程實際問題,使學生能夠在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應用所學知識。
主要課程有: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亞美體育不給提款、機械原理、機械設計、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與數字電子技術、工程材料、機械控制工程基礎、制造工程基礎、液壓傳動、機電一體化技術基礎、機電微控制器技術、機械精度設計與檢測、測試技術。
本專業畢業生就業主要在中國中車、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交建、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廣西柳工蜜芽tv跳轉接口點擊進入網站100亞美!、山河智能、格力、美的、比亞迪汽車、沃德精密等先進制造、機器人集成應用、機電一體化產品開發及交通施工等領域的央企、國企和大型制造企業,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亞美體育不給提款。畢業生也可選擇繼續讀研深造。
近2年亞美體育官方app下載,,本專業學生參與各類競賽人數達到70%左右,在各類賽事中獲得國家級獎勵41項,省部級獎勵27項蜜芽tv跳轉接口點擊進入網站100。
本專業與中聯重科、三一等企業構建“校企聯合培養+就業”工程教育共同體,每年60人的“3+1”聯合培養。學院選派指導教師,企業等用人單位選派工程技術或管理骨幹,共同組成“預就業過程”指導小組,通過校企結合共同培養高素質新工科人才。